第(2/3)页 “原来是‘吾而不奇,谁当奇者?’的定远贤侄。”那范元柱笑着看他,又看向另外两人,“那么贤侄一同高中今科乡试的好友程开之也在了?” “学生正是程启南,见过范家主。” “这位是蒲州举子孟希孔孟于时,我们二人与于时兄路途相识,甚是投缘。于时兄学问精深,小弟也钦佩不已。”魏云中又介绍了那个看起来最穷的。 “定远贤弟谬赞了。学生孟希孔,见过范家主。” “都是晋地大才,今日得识不甚荣幸,三位定能金榜题名!” “借范家主吉言。” 范元柱又行了行礼:“馆中已有几位同科住下,我们都是粗鄙生意人,就不叨扰三位了。若有什么差遣,吩咐掌柜的便是。” “范家主哪里话,是学生们叨扰了。” 看这几个会馆的“东主”自己让出了房间离开,魏云中随后才向程启南、孟希孔二人介绍了一下。 据说最开始是从江南兴起的,各地商帮渐渐开始捐建会馆,资助一些贫寒士子考举。 至于高中之后再如何加深情谊,那是之后的事了。 总之现在先结个善缘,不是什么坏事。 对两个家境稍差一点的人来说,以前虽然也有所听闻,但既然连举人都还不是,也就不曾亲眼目睹。 如今又多一份阅历。 他们不知道的是,范元柱等人离开会馆之后,刚才脸上的轻松和笑意不见了。 “先找个地方等王提督传话吧。本想就住在会馆,并不惹眼又能商议一二。”范元柱跟他们拱手,“不是要紧事,也不必遣京中管事通传商议。” “范兄,是不是不必如此谨慎?既然……陛下相召,我等商议与否,当无大碍吧?” “不可妄揣圣心。连王张二家都不敢有其余心思,你我还是谨慎些好。是福不是祸,是祸躲不过,频频商议,让厂卫探知岂是好事?就此先行别过。” 谁家在京城没个店?前店后院的,住下就好。 人人心中带着不安,不知道嗣君要他们在登基前赶赴京城是要做什么。 他们只是谨小慎微、处处都要低头弯腰的商人罢了。 但他们又隐隐知道,恐怕与山海关商民抗税打死钦差有关。 因此便更加不安。 此时此刻,慈宁宫中,李太后也板着脸训诫诸王府使臣,让他们恭体宗室之难,值此大位传承非常之际不得妄动,压力给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