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王风假意不肯前去,道:“我今天还要做生意呢!” 高峰道:“生意可以明天再做嘛。” 同来的几人见桌上还有一些咸粽,赶忙抢着收了起来,又各自拿出铜钱递给王雨,其中一妇女道:“好兄弟,你这咸粽就卖给我们了,以后你每天多做些咸粽卖与我们,我们家中都有病人,今日特地前来向你求取秘方,待一年后亲人的病好了,我众人还要好好谢你。” 高峰也道:“是呀,以后你们就不用卖米了,直接做咸粽卖,乡亲们不会忘记你兄弟二人恩德的,走,马上跟我到村里去。” 王风王雨佯装不愿,百般推却,半推半就地让高峰等人给拉着走了。 5 到了村里,高峰让王氏兄弟与其他几个呆在家里,自己一个人去找护法。没过多久就听到外面传来嘈杂的脚步声,一会儿大门被推开,呼啦啦地涌进三十多个村民。 二人一看,为首的两个汉子,一个矮胖,四十来岁,浓眉大眼,另一个高瘦,约有六十岁,目光炯炯有神。高峰从人群后钻到前面,指着王风、王雨对为首二人道:“他们就是王风、王雨兄弟。”接着又分别指着瘦高个和矮胖汉子对王氏兄弟道:“这是我们宋洛乡宁海护法、杨义护法。” 宁海合掌,一脸慈祥地对王风、王雨道:“欢迎二位来到我们大佛国。”矮胖杨义也合掌道:“我佛慈悲,托梦治好了王雨兄弟的病,说明你们前世今生与佛有缘,二位当入我佛国,接受佛主庇护,共享佛法,永保安康。” 高峰脸带喜色,插话道:“二位兄弟,我们大佛国很少接受外乡人,你们与佛有缘,才能得此便利,还不快谢二位护法推举之恩?” 王风、王雨来大巴山,就是奉唐海之命加入大佛国打探消息的,二人见计谋得逞,心里乐坏了,忙合掌回礼道:“多谢二位护法推举之恩。”后面跟着的三十余人见大佛国又入新人,顿时欢呼起来。 宁海道:“按照规矩,须有三位护法共同推荐才能入我佛籍,明天我和杨护法,再叫上孙江涛护法一起,带你到佛子那里去接受皈依仪式。”二王喜道:“全听护法安排。” 当晚王风王雨住在高峰家里,三人谈了很久,高峰对二人细述了大佛国来历和三期普度大法的历史,听得王风、王雨目瞪口呆。 原来,三百年前,湖广株洲县一个叫石振顺的财主心性善良,敬神礼佛,乐善好施,常济四方贫困百姓,声名远播,大家争相称诵。那年大旱,饥民无米下锅,饿死者数以万计,石振顺一急之下,开仓放粮,收留了数百无家可归的流浪难民。 一天,一柔弱女子背着破旧包裹前来求救,石振顺见其可怜,二话不说就让管家好生安顿,供吃供喝。当晚石振顺去后院佛堂礼佛,发现佛堂前躺着三个人,仔细查看,发现是三个逃难而来的百姓被毒蛇咬死。石振顺非常奇怪,因为家中从未发现过毒蛇,正在纳闷之际,管家跑来禀告说,白天收留的那女子得知毒蛇咬死人后匆忙逃走,房里只留下一个包裹。石振顺带人到房中一看,果然不见了那女人,而她留下的包裹里面全是毒蛇。原来这女子靠捕蛇为生,晚上不慎让蛇跑了出来,听到有人被蛇咬死,女子害怕承担罪责,遂慌忙溜了。 真相大白,石振顺厚葬了三人,每日唉声叹气,茶饭不思,郁郁寡欢,总为没有保护好三个难民而自责不已,时间一久,竟然一病不起,命在旦夕之间。 石振顺预感到生命将终,要求家人将自己抬到附近的空灵寺礼佛赎罪,家人无奈,只好抬着石振顺到了空灵寺。说来也怪,石振顺一进寺门就感到十分舒畅,上完香,拜完佛,身轻体健,如无病一般,石振顺颇为惊奇,遂决定在空灵寺出家为僧,做了和尚。 一年过后,石振顺云游四方,到了大巴山,夜宿鸡鸣寺,梦见燃灯古佛进入自己体内,醒来后精神抖擞,浑身有力,且身边多了一本《五公经》。石振顺遂决定落脚大巴山,以鸡鸣寺为中心,建立佛国,自为佛主,广传《五公经》,普度众生。 后来,大巴山区爆发黑死病,佛民死伤过半,石振顺本人也在救助病人时劳累过度而亡,大佛国不幸夭折。 第一代佛主石振顺涅槃后二十年,弟子赵丑厮以大慧妙吉祥菩萨转世的身份继承衣钵成为第二代佛主,赵丑厮大兴佛法,信众云集,大佛国再度兴旺。后来太祖皇帝起兵驱逐鞑虏,蒙古败兵逃入山区,大肆攻**民,大佛国再一次遇劫而衰,佛主赵丑厮也以身殉道。 第二代佛主死后五十年,第三代佛主彭普贵以迦耶迦叶罗汉转世的身份再来大巴山布法,第三次建立大佛国,广布《五公经》,佛民一度多达二十万众。然不幸的是,奸臣普亮、丁玉二人为了向朝廷领功邀赏,污蔑彭普贵为妖人,残酷镇压佛国子民,彭普亮被枭首,大佛国第三次遇劫而灭。 四十年前,虚空藏菩萨转世为第三代佛主苗少春,苗少春在昆仑山面壁九千九百九十九天后来到大巴山传道立国,弘扬前面三位佛主度世佛法,故名“三期普度大法”。 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。 第一代佛主石振顺保护不力,致使三位难民被蛇咬死,故当受三劫之难。缘此因果,他创立的佛国需遭三次劫难方能圆满,前面三次佛国灾祸皆是顺天意,应劫数,如今三劫已满,大佛国再无灾难。新佛主下界引领大佛国第四次兴起,宣讲《五公经》度化世人,必定径情直遂,凡入佛国者可保万世安宁。 6 宁海、杨义、孙江涛三名护法带二王到了圣殿飞龙寺,五人在一位身穿黄色袈裟的僧人的引领下进了寺内,转入大雄宝殿,那僧人让五人脱了鞋,换上黑色袈裟披上,由另一个黑衣男子带五人沿长廊走去,不多久来到一间偌大的殿宇,空间宽敞,布置豪华,四周墙壁画有各种奇形怪状的佛、菩萨、罗汉图案,地上铺的是淡红色地毯,内有一高大楼台,台上端坐着一个身穿红色袈裟,身体消瘦但神色威严的男子,两边各站着一名身着蓝色袈裟的粗壮大汉。大厅内站着十余名手持大棒的黑衣男子排列两旁。 宁海、杨义、孙江涛三人走上前去,并排跪地朝拜,口称:“护法宁海、杨义、孙江涛进见佛子。”王风、王雨见状,也按照宁海事先交待的跪拜作揖,口称:“弟子王风、王雨进见佛子。” 那高高在上的人物是佛子齐贵,精通医术,号称天医,是大佛国十大佛子之一,见下面五人参拜,齐贵道:“三位护法,您们带来何人?”宁海道:“禀佛子,我们带来敬佛百姓王风、王雨兄弟二人,他们是福建泉州人,弟弟王雨先天残疾,不能行走,皆赖我佛护佑才得以痊愈,因此情愿皈依,我们三位护法感其诚意,特联名推荐,望佛子恩准。”佛子齐贵欣慰道:“我佛仁慈,广度万民,此二人既然与佛有缘,本佛子就为他们加持戒法,录入佛门。”宁海、杨义、孙江涛磕头道:“谢佛子。”王风、王雨也拜道:“谢佛子。” “持……戒……礼……”佛子齐贵拖着洪亮的声音喊了一声。三个黑衣人手持托盘来到王风王雨身边,盘上有剪刀一把,金色封面的小册子两本,黄色《神农架大佛国佛民名册》一本。宁海、杨义、孙江涛三人站起来靠在一边,齐贵从台上缓步下来,拿起剪刀,对着墙壁上巨幅画像念念有词: 五公得道自西来,西岑台前洞门开。 照微霞光千万丈,奇珍异宝现如来。 又念: 清净无为自然香,香通三界遍十方。 十方大地度原来,原来佛子还本乡。 本乡儿女回蓬莱,蓬莱天台作道场。 道场归根龙华会,会台三家作上堂。 念毕,齐贵转身拿起托盘上的《神农架大佛国佛民名册》,翻开后交给王风王雨,二人分别在上面签上名字,按上掌印。齐贵收了名册,拿起剪刀又在王风、王雨头上剪了一丝头发放入托盘。齐贵转身上台到原位置上坐下,王风王雨磕头谢道:“多谢佛子剃度之恩。” 从圣殿飞龙寺回来,王风问宁海道:“宁护法,佛子如此威严,想必是我佛国教主了?” 宁海笑着摇头道:“我们大佛国没有教主,只有佛主、佛子、护法、优婆夷、佛民,佛主是佛祖派下凡来掌管全国佛民的,他引领佛民潜心学佛,死后进入西天佛国。” 宁海言毕,杨义又道:“佛主俗家名为苗少春,是大佛国第四代佛主,佛祖为了普度众生,又派来十大佛子协助佛主救度佛民,今日你们所见的天医佛子齐贵,是十大佛子之一,他精通医理,能治世间万病。” 王雨只顾走路懒得理睬他们,王风却饶有兴趣地追问道:“佛主居于何处,他一定法力无边吧!” “佛主当然厉害了,”孙江涛抢着回答:“他住在大巴山最高峰神农顶佛殿里,佛殿有法使十八人,法卫三十六人,这五十四人个个精通佛法,武艺超群,天下无人能敌。佛殿另有佛奴一十八人近身伺候佛主,护法七十二人护卫神农顶,未经佛主传旨,任何人都上不得上神农顶去。” 王风故作惊讶状道:“这么多人守护佛主?佛子有多少兵马?” 宁海嘿嘿一笑:“佛子由佛祖钦定,每人管理一县佛事,住在圣殿里,每名佛子有贴身佛奴一人,法卫十二人,法使三人,佛子身边的法卫,我们一百个护法都打不过,人家一出手,我们这些护法就都得乖乖倒在地上。” 杨义嘱咐兄弟二人:“今后见到心地善良之人务要荐入佛国,遇着诽谤三期普度大法者也要禀告给我们护法。” 王雨道:“那些胆敢诽谤三期普度大法的该如何处置?” 杨义原本是一脸笑意,听了王雨这话,顿时露出凶光,狠道:“凡有诽佛谤法者,我定让他粉身碎骨。” 第(3/3)页